本期中心德目 : 禮節
檢點言行,約束性情 謙遜律己,恭敬待人校長的話
「每天給自已一點掌聲/持續學習與複利效應」 每天給自己一點掌聲,是對努力的肯定,也是對未來的承諾,你們正站在人生的起跑線上,請記住:每天進步1%,一年後你將提升37倍的能力。這不是神話,而是複利效應的力量,只要你願意持續學習、不斷挑戰自我,能力就會像滾雪球般累積,終將成就非凡的自己。 設立目標,是堅持的起點,但目標不宜過高,以免挫敗;也不宜過低,以免失去動力。最重要的是,了解自己、面對困境、挑戰自我,在這個過程中,你會發現真正的成長來自於不斷突破舒適圈。請遠離手機遊戲的誘惑,它不只偷走你的時間,更削弱你面對困難的意志力,養成閱讀與運動的習慣,才能培養堅苦卓絕的精神,為未來打下穩固的基礎。 稻盛和夫曾說:「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,平凡的日子也能成就非凡的自己。」光華的學生,個個都是一步一腳印的優秀學子,只有踏實學習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光輝人生。加油,光華人!教務處
- 各位同學在注意:使用數位學生證綁定交通乘車時候,上車跟下車請記得一定要刷卡,否則會被扣錢!另外數位學生證若不慎遺失請自行上網補辦,費用是130元,補發網址 : https://stcard.tc.edu.tw/
- 有弱勢家庭的同學需要申請「急難救助金」或是「小樹苗成長方案」補助,可找註冊組洽詢相關資訊。
- 恭喜本校賴亮榛同學「2025金馬影迷新世代青春徵文活動」評選佳作!
- 國文朗讀初賽預計辦理於10/22(一),並於11/7(五)辦理朗讀決賽,同學們可以開始準備。
- 參與各項校內或校外競賽、進行作業製作,以及準備過程,都是同學們最寶貴的經歷。每一場比賽的籌備、訓練過程以及所遇到的挫折,都值得被紀錄。學習歷程不僅是成果的展示,更是曾經努力的見證。每學期都會舉辦多項校內競賽,公告每一項比賽實施計畫後,同學們可以向任課教師或導師報名參加,這不僅能豐富經歷,還能提升自我競爭力。期待每一場比賽中看到不同的同學積極參與!
實習處
- 實習工廠近期發現有蛇類出沒,請再當心留意!!若不幸遇到,不要驚慌或大聲喧嘩以免驚動到牠們。請立即通報實習處老師助教,會儘速處理。
- 10月3日(五)班會時間有協作共好學生增能講座,邀請國立中興大學孫允武教授來演講。演講主題是科技來自物理,請全校師生參加。
- 響應教育部數位精進計畫,請同學上課期間使用學校平板電腦上課。若同學平板電腦有故障可在上課前至教務處設備組做登記借用,並於下課後歸還。
- 科技小學堂: 主題:當AI遇見會議,開啟效率與智慧的雙重升級 【什麼是AI技術?】
- 手機上的語音助理(如 Siri、Google Assistant),它能理解你的語音指令並執行任務。
- 串流影音平台(如 Netflix)能根據你的觀看歷史,推薦你可能會喜歡的電影。
- 導航軟體(如 Google 地圖)能即時分析路況,規劃最佳路線。 以上這些都是 AI 學習與分析數據後,為我們提供更便利服務的應用。
- AI 語音轉文字:這項功能是 SeaMeet 的基礎。它運用了AI 語音辨識技術,讓電腦可以「聆聽」會議中的每一句話,並即時將語音轉換成文字逐字稿。更厲害的是SeaMeet能夠精準辨識口音,並處理商務會議中常見的中英文夾雜狀況,這是許多國外工具難以做到的優勢。
- AI 智能摘要與重點整理:SeaMeet 不只是單純地轉錄,它更運用了自然語言處理 (NLP) 技術。這個技術讓AI 能夠「理解」會議內容,自動分析對話的語意,從中提取出核心重點、結論以及關鍵主題。
- 本校儀隊學生受邀臺中市政府雙十國慶升旗典禮表演活動,儀隊學生為了可以在典禮活動上面有好的表現,每天放學後都能自發留在學校勤加練習,這也應驗了一句話「勤能補拙」,不論是學業或者是專業技能上的學習都是如此,與同學們共勉之。
- 最近天氣不穩定,同學隨時攜帶雨具,避免放學時間同學因而淋雨造成身體不適,也影響回家路上的安全。
- 詐騙集團對人頭帳戶之取得,係部分民眾法治觀念薄弱,或受金錢等利益誘惑,遭歹徒假借「求職」、「貸款」名義,要求其提供金融帳戶與提款卡,而淪為人頭帳戶、藉取及盜用等,請大家切勿任意提供或交付存摺與提款卡,給他人,避免淪為人頭帳戶、藉取及盜用等相關事件發生。
- AI已經是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工具,如何將它發揮在正確的用途,是我們要思考的課題。
- 輔導文章:現今的chatgpt、gemini又或者是deepseek,這些生成式AI只需要將你的問題與困擾放入輸入框內,它就會回覆一個 看起來非常有建設性的答案,或者當老師公布了一篇長文章時,大家會下意識將這篇文章放入chatgpt請他告訴你這篇文的內容主要是些什麼,那這會發生甚麼樣的事情呢? 你的大腦只要意識到這是一個困難,就會下意識拒絕思考並且逃避,漸漸地,你可能失去閱讀的能力,變得習慣於接受現成答案而不去驗證或延伸。 在查看班級E網時,發現有些學生會使用AI做輔助學習,使用AI並不是壞事,但當你只是為了應付導師,不加思考就直接複製貼上,就失去一次運用AI學習思考及寫作的機會。請將AI當作你的輔助工具,讓你的大腦成為主要工具。
- 秋季為蜂、蛇類密集活動期間,請同學於校園內如有發現蜂巢、蛇類,請立即通報總務處處理,以維護個人及校園安全。
- 各班抬領團膳午餐的同學,由出納兼午餐管理組長負責點名,人員到齊後帶往556表演廳外領取,上、下樓梯請謹慎慢行以防湯汁滴落。領餐、用餐請確實注意紀律與秩序,應依序排隊不可交談,以維衛生。
- 當同學上室外課時,一定要有專人至總務處借鑰匙鎖門,返回教室後記得要立即歸還鑰匙並於借單上填寫時間及姓名,以維護教室內的安全。
- 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「國民飲食指標」及「素食飲食指標」建議:日常飲食依據飲食指南建議的六大類食物份量攝取,所攝取的營養素種類才能齊全。三餐以全榖為主食提供身體適當的熱量,可以幫助維持血糖,保護肌肉與內臟器官的組織蛋白質。多選用高纖維食物,促進腸道的生理健康,還可幫助血糖與血脂的控制。少油、少鹽、少糖,並多喝開水。
-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115學年度學士班特殊選才招生相關資訊: 1.招生學系:語文與創作學系文學創作組、語文與創作學系語文師資組、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藝術組、藝術與造形 設計學系設計組與自然科學教育學系。 2.面試日期:114年11月8日(星期六)。 3.網路取得報名繳費帳號及繳費時間:114年10月1曰(星期三)上午9時至114年10月13日(星期一)下午3時30 分。 4.網路填寫報名表時間:114年10月1曰(星期三)上午9時至114年10月14日(星期二)下午5時整。
- 國立東華大學115學年度學士班特殊選才招生線上說明會: 1.線上說明會時間:114年10月01日(三)19:00。 2.招生學系:縱谷跨域書院學士學位學程20名、藝術與設計學系6名、藝術創意產業學系3名、教育 與潜能開發學系3名、管理學院數位行銷與服務創新國際學士班 4名、財務金融學系 8名、資訊 管理學系 3名。
- 教育部訂定每年4月20日為「性別平等教育日」,115年推動主題訂為「認識及尊重多元性別」旨在提升師生 對多元性別者處境之認識與性別平等意識,落實「更多認識、不再歧視」之教育目標。
- 推廣無菸理念,提升學生對菸害防制及電子煙危害之認識,衛生局舉辦旨揭「無菸芬芳 清享安康」無菸環境與戒 菸服務衛教宣導活動,資訊如下: 1.時間:114年10月4日(星期六)下午3時至6時。 2.地點:臺中市文心森林公園。
-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為慶祝開館40週年,自1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止,每週五下午2時至5時展示場免費參觀。
AI,全名為人工智慧 (Artificial Intelligence),簡單來說,它就像是讓電腦或機器擁有一個會思考、會學習的「大腦」。這個大腦不是天生就聰明,而是透過大量數據的訓練,學習如何模仿人類的思考模式和行為,去執行原本需要人類智慧才能完成的任務。最常見的 AI 例子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:
AI 技術正為我們的辦公室帶來一場革命,尤其是在線上會議領域。SeaMeet就是一個完美的範例,它將 AI應用於會議場景,把繁瑣的會議記錄工作交給AI,讓人類可以更專注於討論本身。以下是SeaMeet如何運用AI技術來提升會議效率的2個重點:
學務處
家庭教育
現在的社會已經步入超高齡化的世代,但隨著現代社會的變遷,核心家庭成為現今主流,祖孫之間缺乏接觸機會形成隔閡與疏離,也相對缺乏從小培養孩子親老及敬老之品格。根據調查,高達 73.8%的青少年,在年幼時是由祖父母照顧長大,但卻有 15%的祖父母在過去一年內與孫子女之間很少互動。顯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,祖父母雖被賦予照顧者的功能性角色,但當照顧角色不再,孫子女對於祖父母的互動就逐漸降低。
日常互動是培養祖孫關係最重要的基礎。家長可以安排孩子定期與祖父母共餐、聊天,或者利用科技工具如視訊、電話保持聯繫。即使是簡單的日常分享,例如學校生活或生活趣事,又或者只是簡單的詢問一句:「吃飽了嗎?」,都能讓祖父母感受到關心,也讓孩子在互動中學習傾聽與體貼。
「家有一老如有一寶」祖孫關係不只是情感的交流,更是文化與生命故事的傳承。祖父母的生命經驗蘊含著珍貴的歷史與價值觀,當孩子願意傾聽,便能從中獲得課本外的智慧。家庭若能營造互相關懷的氛圍,將有助於孩子建立責任感與同理心,也能讓長者感受尊嚴與幸福。
總務處
台語典故
百般生理路,毋值掘田土 乃指做各種生意都不如種田來得可靠,努力耕耘最重要,不要去做不切實際的事,或是有各種不切實際的想法。(教務處徐玉雪主任編撰)
佳句欣賞
孔子於鄉黨,恂恂如也,似不能言者。其在宗廟朝廷,便便言,唯謹爾。(論語鄉黨第十˙一)(由國文科邱燕虹老師編撰)
發燒流行語
“The most profound technologies are those that disappear. They weave themselves into the fabric of everyday life until they are indistinguishable from it.” — Mark Weiser 最深刻的科技是那些會消失的科技。它們將自己編織進日常生活的經緯中,直到無法與其區分開來。 (馬克·韋澤是電腦科學家,被譽為「普適計算之父」。他的哲學雖然不是專指無人機,但完美描述了無人機未來如 何無縫融入交通、物流和監控等領域。)(教務處徐玉雪主任編撰)